众所周知,水作为一种极性溶剂,其分子内部的正负电荷分布不均,使得水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尽管纯水的导电率相对较低,大约在3.3×10-6秒,但这足以表明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能够传递电荷。当材料的表面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时,即在特定的湿度条件下,即便是原本被视为绝缘性的材料,也会因水分的存在而表现出一定的表面导电性。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水分子能够与材料表面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形成导电通道。特别地,当有水合离子生成时,这些离子能够在材料表面或内部构建更为有效的导电网络,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湿气化的电解质离子,能够构成离子导电通道,使得电荷能够在材料表面或内部进行传递。而对于非离子化合物而言,它们虽然本身不具备离子导电性,但由于其增湿作用,其亲水基团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产生离子化趋向。这种离子化趋向不仅有助于构成泄漏电荷通道,使得电荷能够更容易地从材料表面泄漏出去,同时还能够充当电荷交换的接触点,促进电荷在材料表面或内部的交换过程。
最近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湿度对抗静电剂效果的影响。带有-OH(羟基)和-NH3(氨基)等官能团的抗静电剂,能够通过形成氢键的方式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增强了抗静电剂与材料表面的结合力,还使得电荷的转移过程得以通过质子转移来完成。质子转移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电荷转移方式,它能够在抗静电剂分子之间以及抗静电剂与材料表面之间迅速传递电荷,从而有效地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提高材料的抗静电性能。
公司拥有32年的研发团队经验,11台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根据客户产品特点不断优化升级配方。
帮助近千家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问题。防静电解决方案热线:18563096658
[责任编辑]:聚力防静电
版权所有:www.sdjuli888.com
咨询热线
0543-2326178